“說好的8萬全包,最后硬生生掏了20萬!”朋友小陳攥著裝修賬單,聲音都在發抖。從敲墻時突然冒出的“垃圾清運費”,到刷漆時被要求加價“墻面找平”,每個環節都像一把暗箭,精準刺向他的錢包。 不用擔心,他不是一個人,超7成業主在裝修中遭遇過增項陷阱,輕則多花三五萬,重則翻倍超支。 大家的血淚教訓總結了18個裝修隱形增項(都是實實在在花錢得來的),幫你守住預算底線。 “墻體拆除不含垃圾清運”“門洞修補另計費”……拆改環節的增項往往從第一錘就開始埋伏。 拆墻費外掛:報價單寫“拆墻50元/㎡”,實際結算時加收垃圾下樓費、外運費,單項多掏2000+; 新建墻體的隱形標準:12cm墻按24cm墻收費,磚混結構偷換輕鋼龍骨報價; 門洞修補陷阱:擴門洞后要求加收門梁加固費,單價高達800-1200元。 注:合同必須注明“拆改包干價”,寫明垃圾清運距離、墻體厚度及材料。 “水電走完線,費用直接翻倍”是業主投訴重災區,關鍵在于模糊計量與材料替換。 4. 繞線陷阱:明明可以走直線,故意繞道增加管線長度,100㎡房子多算40米; 5. 開槽費二次收割:報價含開槽,施工時卻說混凝土墻要加收“硬墻開槽費”; 6. 暗裝衛浴的代價:預埋花灑、龍頭看似美觀,但開槽深度超常規需額外加價; 7. 線管穿線套路:強電箱到臥室本可1根線管穿3條線,卻被拆成3根單獨計費。 要求水電“閉口合同”,現場確認走線路徑并拍照留證。 “瓷磚貼得好不好看手藝,增項多少全看套路。” 8. 找平層的厚度游戲:地面誤差3cm以內應含在鋪貼費中,卻被拆成“地面找平”單獨收費; 9. 異形磚的暴利:六角磚、魚骨拼等“特殊鋪法”收費翻3倍,事先卻未告知; 10. 美縫變剛需:瓦工故意留2mm寬縫,逼你后期加錢做美縫; 11. 防水層的秘密:衛生間刷1.8米高只報1.2米,到現場要求加高就得加錢。 提前確定瓷磚鋪貼方案,書面約定特殊工藝費用。 安裝階段最易被“配件費”偷襲,一個小零件就能撬動千元增項。 12. 櫥柜的五金刺客:鉸鏈、拉籃看似贈送,實則標配款質量差,升級加價30%; 13. 木地板的隱形消費:壓條、防潮墊、踢腳線另收費,百元主材搭出千元配件; 14. 門窗測量誤差:下單后稱尺寸誤差超5%,要求補差價; 15. 燈具安裝的“高空費”:層高超3米加收20%安裝費,事前卻只字未提。 主材合同細化到螺絲型號,約定誤差超過5%由商家承擔。 你以為勝利在望?油工和驗收環節還有連環套。 16. 墻面沖筋找平:普通順平工藝報價,施工時鼓吹“沖筋找平更平整”,加價50元/㎡; 17. 定制色號溢價:調色費明碼標價,但深色漆強制要求刷4遍,耗材翻倍; 18. 整改費威脅:驗房時發現問題,工長暗示“急付款可免整改費”。 裝修尾款至少留10%,等裝修各個節點驗收合格后再支付。 裝修增項防爆攻略: 合同要“顯微鏡級”:注明“增項不超過總價5%”,寫清工藝標準和計量方式; 工序前置溝通:水電定位、瓷磚排版等關鍵節點必須現場確認; 學會合理拒絕:對“不做會影響效果”的說辭保持警惕,要求書面說明必要性。 所有未經你簽字確認的增項都是無效收費。提前收藏這18條增項避坑,裝修時逐條核對,別讓血汗錢為別人的套路買單。一、拆改階段:你以為的“全包”只是開始
二、水電改造:按米收費的水有多深?
三、瓦工階段:1cm的差距掏空錢包
四、主材安裝:免費送貨背后的“零件稅”
五、油工與驗收:最后一關溫柔刀